娄东街道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
为有效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、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,娄东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方式,多措并举、疏堵结合、全面覆盖,全力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、充电,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。
党建引领,多元共治实现治理长效。娄东街道以“党建引领”为落脚点,打造居民自治队伍,成立安置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问题纠察队,鼓励本小区党员志愿者、热心群众等参与自治,同步建立积分制奖励机制,形成“党员带头、群众响应”的自治氛围。同时,探索楼道长责任制,以专人负责楼道微型消防点氛围建设及维护,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,切实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实现从“政府主导”向“多元共治”的治理模式升级。
满电回家,绘就街面安全管理“蓝图”。娄东街道立足于居民小区、沿街商铺充电桩建设受限、停车充电隐患难以根治的实际难题,推行路面充电桩建设项目,打造“满电回家”亮点品牌,丰富市民充电渠道,消除电动自行车充电隐患风险。采用“街道督导推进+城商协作配合+社区统筹推进”模式,在充分统计居民、商户需求的基础上统筹规划、选址定点,引入专业队伍结合道路特色进行外型设计与建设安装。布点覆盖30条道路,规划安装118个路面智能充电桩,共计1180个充电桩插头,同时,推行惠民收费政策,首创推出零服务费模式,即收费标准与国家电网保持一致,以低价充电引导居民安全充电。
深挖拓展,盘活安装小区户外资源。娄东街道聚焦安置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停放、充电场所治理,制定《娄东街道安置小区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方案》,全面摸排挖掘辖区内各安置小区的闲置角落、绿化带边缘等空间资源,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各部门联合现场查看,确定充电、停车场所优化新建点位及新“三件套”安装方案,预计增设电动车棚72处,并配备智能AI摄像头352个、锂电池专用灭火器528个、消防长钩264个。有效缓解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。
精准施策,巧解楼道违停充电难题。聚焦楼道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及充电问题,将电动自行车违停易发的楼梯下方空间进行改造,设置阻车栏,从物理层面阻断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途径,同时,在显眼位置张贴安全宣传海报及“娄小安”标识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、充电的危害,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,并设置灭火器、防汛沙袋等设备设施,成功将违停点转化为楼道微型消防点,实现了资源的多元化利用。目前,娄东街道已设置微型消防点575处,后期,将以点带面、全面铺开,进一步把试点成果推广覆盖至全辖区1300余个楼栋,推动基层消防治理向精细化、长效化发展。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